“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毛澤東。“東方欲曉”,通俗地說,黑暗即将過去,曙光就在前面。“莫道君行早”,發現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變危難的責任重,革命的道路還很漫長。“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鬥,永不言敗,永不服老。“風景這邊獨好”,這樣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6月20日至6月30日,實踐足迹追尋紅色經典--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東方欲曉尋訪紅色記憶團赴蕪湖展開一系列活動。


活動伊始,小隊先參觀了繁昌保衛戰展示館,館内陳列了許多革命烈士先輩的物品,這些物品帶領着我們小隊穿越時空的崇山峻嶺,踏入歲月的長河,仿佛置身于上個世紀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同那時的新四軍一起經曆了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曆史。在參觀期間我們了解到1937年全面抗日戰争爆發,上海、南京相繼失陷。在這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産黨以民族大義為重,經過與國民覺兩個多月的談判鬥争,終于達成協議,将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統一整編為 “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譚震林率新四軍第三支隊奉命奔赴皖南前線與日寇作戰,在繁昌一常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長達兩年的浴血奮戰。以五戰五捷的偉大勝利,堅決保衛了繁昌,同時給反共頑固派們以最有力的回擊,有力地打擊了日寇的嚣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抗戰精神。

6月22日,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大學生暑期實踐小分隊—東方欲曉來到了安徽蕪湖王稼祥紀念園,去了解革命先烈王稼祥先生。韬光養晦自強,世人當念稼祥。高風亮節顯清波,每臨大節見識灼。遵義一票乾坤定,傷軀萬裡苦耐磨。終身憂國事,天下總切磋。猶憶當年獻策,後人多有贊說。

——這是後人對王稼祥先生的評價。
在講解員的引領下,隊員們認真觀看紀念園中珍貴文物和文獻史料,回顧王稼祥為中國革命做出的不朽業績,緬懷革命先輩卓越功勳。本次活動通過一幕幕鮮活的場景再現和一份份真實的影像資料,同學們仿佛身臨其境,重溫了王稼祥同志的革命曆程。回顧當年的峥嵘歲月,體會他的愛國情懷。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深入了解了王稼祥同志波瀾壯闊的一生,不僅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豐富了知識,也增強了我們自身的曆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愛國主義情感。更使我們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當如何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們不畏艱難險阻、勇于追求真理的崇高革命精神。要秉承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争做時代先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而不斷奮鬥。
6月25日,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走進了烈士陵園,引入眼簾的是蕪湖烈士陵園六個紅燦燦的大字,讓人肅然起敬;小組分成兩隊,分别去了山上的紀念碑和山下的紀念館。
紀念碑屹立在山頂,赫赫聲威;從山下到紀念碑旁連着數百層階梯,這是革命先烈艱難的鬥争之路,也是通向勝利的光明之路。在紀念碑下的我們感觸良深,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我們向烈士默哀三分鐘。三分鐘是短暫的,可是我們心潮起伏,想到了許多,眼前浮現出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無數位革命烈士為了革命事業沖鋒陷陣,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博鬥。
進入紀念館後我們參觀了土地革命、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等各時期的展覽,展覽櫃裡陳列着烈士曾經使用過的步槍、大刀、炮等武器;茶杯、毛巾、油燈、草鞋等生活用品。

6月27日,我們小隊到達闆子矶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雄偉壯闊的紀念館,而是一望無際的長江,江面下隐藏着重重漩渦,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要達到登陸點得先坐船到達對岸,我們坐着發動機動力船尚且需要十幾分鐘才能到達對岸,難以想象先輩們在敵人的重重防守下,和長江的激流中是怎樣的毅力和勇氣讓他們僅僅依靠小船劃出了如此偉大的勝利。
到達闆子矶還需要爬一節山階才能到達紀念館,向上爬行的每一步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先輩們的艱辛,紀念館内展示了共産黨和國民黨在渡江戰役時使用的裝備和武器,共産黨人的破舊的軍裝與國民黨們的形成了鮮明對比,望着眼前的這些實物與圖⽚,我們的思想飄到了那個戰⽕紛飛的年代:三座⼤⼭——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壓在中華⼈民的頭上,國民黨政權腐敗⿊暗,剝削壓迫⼈民,醉⽣夢死。⼈民渴望擺脫壓榨,向往和平與光明。中國共産黨以群衆為基礎,愛民,護民,為百姓的解放與國民黨進⾏艱苦卓絕的武裝⽃争。⼴⼤⼈民群衆也⼗分擁護中國共産黨,給戰⼠們送武器,送⾐物,送⾷物,很多百姓⾃願做後勤⼯作。所以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民的軍隊,有⼈民⽀持的軍隊是最強⼤的軍隊,以⼈民為基礎的戰争是必然會勝利的,⼈民的⽀持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的源泉與取之不盡的動⼒。解放軍戰⼠吃苦耐勞,各級指戰員沖鋒陷陣,為部下将⼠樹⽴楷模。戰役總指揮們也以⾝作則,在⼗分艱苦的條件下辦公。⾰命先輩的這些⾏為受到所有⼈包括我們這些後輩⼈的由衷敬仰。作為中堅⼒量的共産黨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他們為了理想與抱負,抛頭顱,灑熱⾎,⽆怨⽆悔,為新中國的建⽴做出了巨⼤的貢獻和犧牲。
通過本次紅色記憶追尋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小隊成員們都收獲頗豐,他們在譚震林為代表的新四軍将領的身上看到了共産黨人的那種堅強剛毅、信仰堅定、甘願犧牲的崇高品質。同時他們也認識到這些先烈雖然壯烈犧牲了,但他們舍生忘死的精神永遠鼓舞着我們前進。“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如果要讓祖國不受侵略,我們就要銘記曆史,努力奮鬥!
(撰稿:生工學院 審核:趙亮)